Search

《一個人的餐桌-1:米三角》

職場上,我同意適當的social lunch,有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一個人的餐桌-1:米三角》

職場上,我同意適當的social lunch,有時能為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進展,不過,我通常也堅持一定的獨食比例。

有可能是在出口成髒的周一,也有可能是在TGIF的周五。一個人吃飯,不必在乎對方的口味,也用不著顧慮對談的話題,完完全全,跟自己在一起。真好。

前陣子,看了一齣台劇小品《若是一個人》,每一集的主題,圍繞在網路上流傳的「孤獨等級表」展開敘事,第一話就是,你敢一個人吃麻辣鍋嗎?

「敢啊,我還知道哪裡有專門開給一個人吃得很盡興的麻辣鍋咧!」我馬上不假思索地在心裡回答。

拿同樣的問句問朋友,有人說可以,有人很遲疑,有人說,吃麻辣鍋ㄟ,一個人絕對不行的啦!幹嘛把自己搞那麼可憐啊,想吃我陪妳啊!

不不不,我不覺得自己可憐,多數時候,我也不需要這麼多陪伴。身為投射者,身體裡住著荒野狼,帶著兩個獨處閘門33與40,我越來越覺得,一個人,很可以,也很必需。

吃甚麼,對我而言並不那麼重要,精確來說,透過尋找食點和咀嚼食物的過程,其實是一種修復,重新收攏散焦於外的能量,回歸到一件很單純、很本我的事情上:「今天,妳想吃甚麼?」同時,也是一個反向訓練,每天過到正午,來double check一下,當妳忙著把別人的一切都打點好,也有好好照顧自己的吧?

在某些講究人脈經營的職場,我對於獨處的需求,的確讓我吃了一些苦頭。雖然2/4也不是省油的燈,真要當個交際花甚麼的,我也不會輸給太多人,只是那種能量的損耗,讓我覺得吃不消。許多人都評論外商無情,出了一點點紕漏就會翻臉不認,的確如此,但外商給予的、對於個人自由和意志的無上尊重,反而讓荒野狼能夠盡情奔跑,於是甘心墾荒。

在這樣的環境裡,我擁有很好的朋友或夥伴,但我們不必天天像手帕交一樣互等吃飯,我也有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同事,某天出電梯恰好同路就順道共餐,聊著聊著才發現彼此一直走在差不多的路上。其他的時候,時間到了我就出去亂走,因此口袋獨食名單收穫頗豐,想想,又快到點吃飯了,不如來慢慢分享名單,讓和我一樣享受獨食的人,能有個指標參考。也請放心,這一系列絕非業配,真心絕對。

這間米三角,我私心很喜歡,因為味道清淡,而人情濃郁,地方雖然很小,進了門就像回到自己廚房,如果要內用而剛好沒位子,坐著的客人會加快進食的節奏,頻頻安撫你別走,我馬上吃好了。幸運的是,我總是遇上內用人潮稀少的時候,於是,店員專心捏著我的飯糰,旁邊有人為我小心盛湯,即使不算常客,盛湯的人一直記得我要湯多料少的習慣。

東西都上齊了,我便能專心吃飯。

因為,老闆曾經告訴我,日本人追求的,是一生只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專注,我們做到了,所以,你也要為自己做到,最起碼好好吃飯這件事。

米三角 : 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53-1號
*照片摘自網路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被職場耽誤的人類圖初心者,也是不帶電的投射者, 據人類圖的分類,天生不是
View all posts